我们将如何被衡量
2016 年 2 月 21 日
历经将近一年的写作后,我的「超越内疚」系列文章终于接近了尾声。关于这个主题,我最后还想补充一点,那就是点明贯穿整个系列的主旨。
当尘埃落定,大自然做出最终裁决之时,衡量你的标准并非你曾有多少时刻竭尽全力。不会有人窥探你的内心以判断你是好是坏,也不会有人根据你对那些根本无法避免的过错解释得多么天衣无缝来评估你。
你只会被实际发生的事情所衡量,就像我们所有人一样。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每个人的衡量标准是一样的:有些人努力确保他们在这个宇宙历史中能过上幸福而充实的生活;还有人努力确保在这个宇宙历史中,他们的孩子永远不必为了生存而牺牲自己的尊严。另一些人则目光更广,看到了贫穷、困苦和痛苦,便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在有生之年中,努力确保将这些污点逐渐消去。还有一些人着眼更远的未来,努力确保我们的宇宙历史中充满繁荣的智慧文明和其他美好的事物。
归根结底,这只是意味着,无论以何种方式,本质上都是在尝试做同一类事情:确保我们宇宙的真实历史、我们所处时空的永恒结构尽可能地令人满意。这就是我们正在参与的游戏类型:为了未来,我们去操控着宇宙历史。
有些人怀揣着一种倦怠型内疚,认为世间万物皆无意义,却在眼看自己将生命耗费于他们认为毫无价值之事时,隐约感到不安。另一些人则怀有指向明确的内疚感,认为世间万物皆至关重要,每当未能尽善尽美时便苛责自己。对我而言,我们通过行动塑造着我们宇宙历史的真实形态——这样的认知框架能够避免上述两种内疚陷阱。你是否希望我们宇宙那已然写就、永恒流传的故事,能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呈现?那么就行动起来,确保未来尽可能地美好。你是否因无力按自己的意愿行事而备受内疚的煎熬,或为过去的所作所为而懊悔不已?那么就行动起来,确保未来尽可能地美好。这便是我们正在参与的游戏类型:无论何时,都要行动起来,确保我们的未来一片光明。
我想许多人对于我们究竟在参与一种什么样的游戏,有些认识不清。他们沉溺于一场社交游戏,以与周遭他人的成就相比较来衡量自身的建树;或者他们将他人的期望误当作自己的偏好,继而陷入舍本逐末的境地;或者,一旦遭人轻视,他们的视野便骤然收窄,一心只想着报复。
我并不是说社交目标本身有什么不好。当财富和地位会决定未来走向时,它们确实是有用的辅助工具;同伴的成就与期望也能为衡量你的能力提供有益的参照。可是,为了塑造我们宇宙历史的进程而去追求社交目标,与完全忘记成功最终是由历史上实际发生的一切来衡量的,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当我将反抗描述为「选择依靠自我」时,我便暗示了这一点。说到底,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为了塑造未来而投身于一场个人的奋斗。我们并非孤军奋战;我们身边有许多人可以成为朋友和盟友,在我们的奋斗中给予支持。尽管如此,我们最终的目标,仍是运用我们所能支配的一切资源,去确保宇宙的历史长河中充满光明,无论这个光明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我希望你的光明之中包含朋友、家人和挚爱,但让这一切成真——这是你个人的使命。我们鼓励你在可能的情况下,积极寻求朋友和盟友的支持;同时,确保自己拥有亲密的社会联系,这或许会是你为宇宙的永恒历史所注入的特质之一。即便如此,确保我们的宇宙历史成为一个你拥有亲密联系的历史这项任务,依然是你个人的使命。
我们在这世上所做的一切,就是以一种能让我们的未来充满光明的方式去行动。从这个认知框架来看,「基于内疚感的动机」这个概念便显得格外陌生:如果你开始感到内疚,只需以全新的眼光审视你的处境,然后行动起来,让未来充满光明。我们的生命并非一场地位竞赛;这个世界也不是一个证明自身价值的试炼场。我们正在参与的,是一场为未来而进行的博弈(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场为多元宇宙的形态而进行的博弈),仅此而已。
当有些人仅仅出于卑劣的怨恨而反对我们时;当有些障碍横亘在我们与我们珍视之物间,显得几乎无法逾越时;当我们遭遇个人局限,使我们无法如愿行动时;我们很容易将报复、克服逆境和自我成长与我们的真正目标混淆起来。然而,跨越那些障碍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那些障碍仅仅是我们计算如何影响未来时的参数而已;它们不过是一场关乎宇宙状态的宏大博弈棋局中的当前盘面。
在那场游戏中,有些人比另一些人占据更有利的地位,拥有更大的影响力去决定我们宇宙永恒的故事走向。人生本就不公。然而,我们所有人,无论以何种方式,都是在此努力确保我们的宇宙历史充满光明——无论「光明」对我们每个人而言具体意味着什么。
所以,去寻找盟友,寻找朋友,寻找一切你需要用来提升自身能力的资源,以确保我们的宇宙历史讲述的是一个你喜欢的故事。朝着任何你能找到的、可以撬动我们未来的杠杆前进。然后,用光明充盈整个宇宙历史。